下面请查收:
1、学会列计划表。
计划表不等于时间表,我们从小应该列过很多时间表,但是回忆一下有几个人能把它坚持下来呢?我建议大家的计划表里只需要列出当天要完成的内容,内容完成了就可以了,在具体时间点上不要过于苛刻,这样也方便建立个人成就感。计划不要订太高,也不要太低。太高实现不了,放弃的更快。太低,效果不好,也容易放弃。
2、学习一定要有仪式感。
仪式感是我们对一个事物的郑重。一到暑假,很多人都会去各大辅导班、集训营上课,往往会去和一群同学一起上课,想过原因吗?
因为除了可以学到知识、管束自己之外,还有就是一种郑重的仪式感。
想像一下早上穿着睡衣,懒散的坐在床上看书。(看的应该不会是书)和一大早起来洗好脸,吃完早饭,穿好衣服坐到书桌前面,然后开始一天的学习相比,你觉得哪种学习时间会更长久一点?
如果是我,在穿戴好,吃饱饭之后坐在电脑面前看肥皂剧、刷八卦,我会觉得很对不起自己……
所以,我建议,早上早点起来,洗把脸,吃顿早饭。
剩下的这一天似乎就有了意义。
3、复习要有进度感,将目标拆解,逐一去完成。
比如说你要上中戏的制片,那文化课最低要到多少分,怎么样才能达到,语文要多少,数学要多少,根据高考语文题型,怎样能达到这个分数,因而得出你要做什么。同理,专业上,比如同样是列片单,那制片的片单有什么不同吗?那你要列出多少部?这部片子老师可能会问什么?要做哪些准备?当你想明白这些,那一个个要达成的小任务也就显而易见了。
一旦定下自己的进度,就要一丝不苟地执行。
4、学会提前摸路子很重要。
我接触过的考生及家长,有很多对于本省的考试政策,高校的录取标准,考生自身所具备的条件等都缺乏基本的认知,更谈不上规划备考路径了,只是一味的学学学。要知道同是文化专业两手抓,但是文化课成绩不同、专业能力不同,决定了考生的应考策略、备考路径那都是不一样的。你是更适合专过文排的学校,还是依综合成绩录取的大学呢,你们省的艺术类统考分几种?他们对报考时的细分科目有什么限制要求呢?不弄清这些而盲目备考,往往决定了你的效率会很低。
所以,这个假期,请认真。
5、不建议在家学习。
开玩笑的说,在这个暑假里,最大的学习障碍就是你与床的距离,与手机的距离。
你的书桌,距离你的床,估计不到半米的距离。
你的手机,距离你的手,估计时刻粘在一起。
你没有想到,这个场景,很可怕么?
迷迷糊糊地,好不容易起来,然后,靠信仰,信念,艰难地爬到的书桌上。
然后,后面温暖的床,床上的手机,总有有一个声音在呼唤:来吧,来吧……
千万别太相信我们的意志力。
最好的方法,就是远离。
如果怕自己没有自觉性,就报个线下班(比如我们的班,陈老师的暑期期线下班?)
仪式感,这个时候,就很重要了~ 咳咳!
6、记录每日收获,用成就感正向引导自己。
艺考现在越来越强调个人素质,由已知事物引发出的联想变得越来越重要,也就是说,你由此想到了什么往往比你单知道什么更重要。另外,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大家可以考虑去自己心仪的大学实地考察一番,尤其是高一的同学,大家的时间相对更宽裕,让你在放松的同时近距离感受一下你的梦想。记住这种感觉,它会在你疲惫时更好的激发你的斗志。
7、每周给自己一天时间用来休息。
专门休息的时间,就是为了让你在学习的时候,别总想着放松一下,休息一下。时间肯定足够。如果你够高效的话。
高效的方式,就是专注,远离手机,还有朋友圈。
推荐尝试我是学霸或番茄钟这种自律的手机软件。
好啦,啰里啰嗦的写了七条建议,真心希望这个假期不要被浪费了。